close

“所有的似曾相識(既視感)都是曾經的記憶換了一條時間線重新經驗。「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原理就是這麼來的,那些不是最好的安排都被妳選擇換一條時間線換個方式重新經驗。”——Eddie語錄

Eddie:妳先生的心臟檢查結果醫生怎麼說?

妳說:心房顫動的心率不整,開慢性病處方箋長期吃藥控制即可不需開刀,心臟缺氧狀況只有一點點,抽血數值都還好。謝謝關心ㄋㄟ!

Eddie:妳的恐慌呢?安下來了嗎?

妳說:有,但我口腔的問題沒惡化也沒好轉,讓我有點擔心跟煩躁。

Eddie:如果妳的信念系統是相信西醫能處理,那就乖乖依照醫師指示治療;如果妳的信念系統是相信西醫無法處理,那就換個妳相信的方式治療。妳的身體意識是妳的心智最好的夥伴,她正在用症狀提醒,妳的信念系統裡還有哪個部分扭曲了需要療癒。

妳說:我看到我處在矛盾的狀態,看了四位不同的醫生都無法明確診斷,所以我對西醫沒信心了。所以,我回到相信身體有自癒的能力,我等待她自己好起來。但,我又看到了我腦袋跟心理不合一,既然相信身體有自癒的能力,卻感到擔心與煩躁,這表示我沒打從心裡真正的相信與信任我的身體。如何做到合一? 我真的很想信任我的身體啊!

Eddie:很多人的口腔內膜問題源自於焦慮,如果妳還有焦慮,請回溯引起焦慮的根源,覺察它,以光讓它消散。

妳說:好的,找到這根源肯定不容易,但我願意試試。

Eddie:妳的身體意識知道自癒的時機還沒到,她的提醒還沒達到令妳覺察的目的,所以還不能讓口腔內膜好起來。從我們先前的談話中猜想,妳提到過對於匱乏的恐懼,長期持續對於匱乏的恐懼形成不自覺的焦慮。妳先生的身體狀況動搖妳的安心依靠,激發妳的匱乏恐懼?

妳說:對!我這段時間在找這恐懼的根源時,不管從哪方面找,每次最後的答案都落在金錢的匱乏。如果這是答案,要如何處理?只要讓光消散?
真怪! 從小就怕窮,擔心窮。到年紀大了還真讓我嫁到有錢的老公,但恐懼並沒有消失,還擔心兩個人啃老本,怕老了沒錢。金錢的匱乏從小時候跟阿嬤住鄉下持續到現在 ,還真根深蒂固。小時候有時會認為,有錢了可以解決很多事情,滿足很多慾望。住在鄉下要到田裡耕作,每次走在田埂時,我都覺得我的人生被困住了,那時我才國小,可能只有2、3年級。當媽媽後,偶然發現一幅廉價的畫,曾經被我珍藏著。畫中是一個小女孩提著竹籃、戴著草帽站在群山裡的背影,她望向遠方。這樣的簡單畫面引起我的共鳴,好像有人跟我一樣有著那種深沉的孤單感,我懂她的寂寞跟想要逃離被困住的感覺。欸? 這樣的感覺怎會跟金錢匱乏有關?又混亂了!!

undefined

Eddie:妳對匱乏的恐懼可以從二個面向下手處理——
第一個面向:認知到這個身體不是妳,只是妳的一小部分,真實的妳是更大的存有,跨越多個維度,不會因為現實世界的任何匱乏受到損傷。那個真實的更大的妳將自己縮小到這個小小身體裡用以獲取對現實世界的體驗,所有的喜怒哀樂得失榮辱都是用來豐盛妳心靈的體驗。這些體驗裡當然包括小時候的貧窮與現在的富足。
真實的妳能夠隨心所欲顯化一切所需,所以真實的妳無法體驗自己的豐盛。「在你是你所是的之前,你必須先是你所不是的。」妳必須先經驗匱乏,妳才能認知到自己無論物質如何匱乏都能保有心靈的富足。

妳說:謝謝你的提醒,我又懂了。上面所述跟《與神對話》和《賽斯書》說的相同,但我常常把它忘了。十幾年前你曾借我《與神對話》,我有看沒有懂,應該說連看都看不進去。幾個月前買了《與神對話》,發現我大部份都看懂了。《賽斯書》沒導讀我都看不懂,《與神對話》我竟然可以自己看得懂,這十幾年進步只有這些許,但也值得我開心了。

Eddie:這個面向的實操練習很簡單:
摘下眼鏡,很靠近桌面,讓視線在桌面巡遊,縮小對自己的認知,假想妳的大小只有這視線後面三吋大而已。視線巡遊一段時間之後再戴回眼鏡站起身走動,體驗妳回復身體的大小。走動一段時間之後閉上眼睛,想像妳能感知周遭的能量、氣場、密度、靈場、頻率、存有……,這個物質世界只是其中一個切面。

妳說:好的,我會練習的。

Eddie:第二個面向:認知到此時此刻正在看、聽、感覺的意識不是妳,只是妳的一小片段,真實的妳是更久遠的存有,跨越幾百億年,不會因為一時半刻的任何匱乏留下永久的印記。那個真實的更久遠的妳將自己聚焦到這個短短的一生裡用以感受對現實人生的體驗,所有的聚散離合生老病死都是用來妝點妳阿卡西紀錄(阿賴耶識)的體驗。這些體驗裡當然包括此時此刻的清醒與此生此世的迷茫。
真實的妳能夠亙古永存恆久不滅,所以真實的妳無法體驗自己的安在/安住。「在你是你所是的之前,你必須先是你所不是的。」妳必須先經驗變動不安,妳才能認知到自己無論物質如何變動都能保有心靈的安住。
這個面向的實操練習也不難:
設定鬧鐘,限定在五分鐘內做完十件事,可以是喝一杯水、吃三口零食、讀一段落書、唱四句歌曲……等等。當鬧鐘響的時候,覺知到妳已經過完這五分鐘短暫又多采多姿但又浮躁的一生。再來同樣設定五分鐘鬧鐘,這五分鐘只專心做一件事——數自己的呼吸,刻意緩慢悠長地呼吸。當鬧鐘響的時候,覺知到妳已經過完這五分鐘短暫無聊但又深刻專注的一生。之後閉上眼睛,想像妳已經存在百億年,當過礦物、細菌、植物、昆蟲、魚、鳥、獸、河流、雲朵……等等,未來妳還要當分子、原子、粒子、虛無、星球、星系、創世主……等等,這個人生只是其中一個火花。
先說這兩的面向,其他[內-外]、[有-無]、[覺-迷]……等面向以後有機會再說。

妳說:謝謝你上面的方法,我會練習。
對了,最近我的眼睛餘光常常看到物體會移動,例如餘光看到畫裡的人物會動(只有一瞬間),我正視時又是正常的。剛開始我覺得是錯覺,但次數多到我懷移是不是腦袋有問題,但我清醒又正常。你覺得我看到的是……?

Eddie:揚升的現象。

妳說:更神奇的一件事,只能跟你分享,因為我跟別人說,別人一定覺得我有問題。
有一天,群裡國中要好的同學分享了年輕時美麗的照片,要我們也找出年輕照片放在群裡分享,我所有的照片離家時已裝箱放在老家,有幾次曾拿出來翻看。當同學要我們分享照片時,我想到了一本剛跟前任分開時去拍的沙龍照,去拍的動機是想要覺得自己是有美麗、年輕的條件,並沒有輸給介入的第三者。現在想想,當時正因為覺得輸了才會有此舉,啊!離題了。
我想翻拍我最自豪的這組沙龍照給同學,忽然想起它早就被我丟掉了!循著記憶軌跡是這樣的:
有天回老家翻看照片,把最自豪的沙龍照拿回現在的住家,放在我的書房的倒數第二層最靠右邊的書架上。有天整理時想要斷捨離一些書,因為買了新書沒位子放。看到了這本照片,心想青春已走遠,又是不好的回憶所留下的證據,把位子讓給新書,當下就把它給扔了。那天要找時心裡真的很後悔,我怎麼會扔掉我曾美麗的證據!?!?我質疑自己怎會這麼蠢,心裡還希望我不會做這蠢事。
有天我出現一個好笑的想法,希望我能在不同的平行宇宙與照片重逢。前些日子我回老家翻照片箱子,離奇的事發生後了!沙龍照好好的躺在箱子裡,真的把我嚇死了!!!

Eddie:嘿嘿!「曼德拉效應」。

妳說:連續的怪現象一度讓我要很聚焦的生活,因為我怕我不正常。

Eddie:上上個月跟一位好朋友說我想去讀博士,她很訝異說她記得我早就讀完博士了,連我讀哪個系所、跟哪位指導教授、博士論文題目是什麼都曾跟她說過。

妳說:哈哈哈哈哈!你在不同的宇宙已經完成博士學位了,恭喜恭喜!

Eddie:從2012年開始,我們所聚焦的這個時間線正在陸續和其他平行宇宙時間線疊加匯聚,所以曼德拉效應會是常態,曾經聚焦在不同時間線的人回憶會兜不攏。幾個星期前大陸就有很多人在爭執自己記憶中課本教的是「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還是「斯人也」。

妳說:哇!真奇妙! 我也參與到了曼德拉效應。
我也常常覺得我跟某些人的對話好像曾經發生過了。這種感覺常常發生,會讓我分不清我到底跟這個人有過這樣的對話嗎?怕說了是重複的話。像剛跟你說《與神對話》的那段,我好像跟你說過了(Eddie確定記憶中她沒說過)。

Eddie:所有的似曾相識(既視感)都是曾經的記憶換了一條時間線重新經驗。「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原理就是這麼來的,那些不是最好的安排都被妳選擇換一條時間線換個方式重新經驗。妳的靈魂發現丟掉照片並不能創造最適合妳的體驗,於是妳重新選擇創造了照片沒丟的這條時間線。瞭解這一點後,對於「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的接受程度、認同程度有沒有更高了?

妳說:哇!有耶!真奇妙!

Eddie:讚!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曼德拉效應
    全站熱搜

    Eddie Q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